“春正好,联袂向洪湖。袅袅晴光催妙韵,盈盈碧水润珍珠。白鹭正相呼。春分后,雨霁画图铺。心上诗花开万朵,迪光胜侣总相扶。绿鬓惠风梳。”
吴江涛老师即兴口占的一首《望江南》,开启了迪光诗社到洪湖采风的愉快旅行。
应洪湖市诗联协会袁勤英副会长的盛情邀请,3月23、24日迪光诗社社委会一行32人,8点整,迎着朝阳,一路春风向着江汉平原,那片光荣的土地——洪湖市进发。
2019年3月1日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政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,建设“红色洪湖、绿色洪湖、金色洪湖”,特举办湖北省洪湖市七大公园(江滩公园、市民公园、长渠公园、沿河公园、贺龙公园、芙蓉公园、施墩河湿地公园)全国楹联有奖征稿活动。
洪湖市为著名老区,百湖之市,水产之都,旅游胜地,工业新城。她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东南部,头枕浩浩长江,南接八百里洞庭,东近大武汉。享有“鱼米之乡”、“人间天堂”美誉。洪湖市获“中华诗词之乡”、“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”荣誉称号。
洪湖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。贺龙、周逸群、段德昌等一批革命先驱以百里洪湖为舞台,建立了流芳百世的功勋,经典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,就是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的缩影。一曲“洪湖水”,传唱天下知。“四处野鸭和菱藕”,碧水蓝天映绿城。
洪湖人杰地灵。有清末著名金石学家、书法家刘心源;晚清著名学者、文史专家王柏心;中国著名现代诗人、作家丁力等;还诞生了共和国开国将军黄新廷、杨秀山等。
首站目的地,我们来到了洪湖大同湖管理区。这里被湖北省楹联学会命名为“湖北省楹联文化之乡”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彩色牌坊。一股古老的文化清风不觉扑面而来。
大同湖管理区党委把创“中华诗词之乡”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工作,努力打造这一文化品牌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将诗词长廊进行更新,打造了颇有特色的诗词一条街文化长廊。
这条诗词文化长廊,以政府主导、文化唱戏、群众参与,展示了文化大发展、大繁荣的成果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诗词为载体,展现和歌颂了50多年来大同湖的发展变化。为洪湖打造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。
“大同遍地绽诗花,满目芳菲透碧纱。墙上双牌心上梦,笔犁韵律桨摇霞。”细细观摩那诗廊上的每一幅作品,都饱含着作者歌颂自己家乡的深情厚谊,也感染着大家。随行的程林老师现场赋诗两首:《参观大同荷诗廊》荷有三千韵,诗廊百世风。香魂承一脉,玉洁永相同。大同荷产地,廊宇看荷诗。心底花香韵,悄然壁上居。
中午11时许,我们来到了洪湖市市中心的沿河公园。袁副会长向我们介绍:
洪湖市市中心的沿河公园是城区内荆河两岸的滨河带状游园,荆河穿城而过,两岸新建的徽派古建筑群,倒映在碧绿的河水中,显得格外养眼。弯弯水上长廊,高高水上看台,让人心旷神怡。沿河西路建有健身步道、亲水平台、林荫绿地、花坛景点、水生植物群落,东路有体现洪湖历史风情的“洪湖龙街”,是旧城改造与水体修复的同治;是绿地建设与城市开发的创举。
王建勤老师即兴赋五律一首赞曰:“春色宜人处,新姿入画臻。色纷生气显,花艳淡香匀。潋滟江流碧,葳蕤兰芷親。绮园多韵事,纯洁未沾尘。”
随迪光诗词同来的聂泽光也有七律一首同赞:“春风携我上荆河,两岸莺声荡碧波。水出花楼云阆苑,鱼翔浅底月嫦娥。曲廊渔鼓咚咚响,绿道红衣点点多。休问桃园何处有,归来五柳笑呵呵。”
在洪湖市诗联协会的热情邀请下,下午我们又游览了洪湖市江滩公园。
占地130公顷的江滩公园,沿江而建。三公里江岸步道,一边是浩瀚壮美的长江,一边是优美的花圃林荫。
公园右端是烈士陵园,古木参天,荷塘植莲。公园左端往下二百米,假山奇景之中有着大型游乐场。场外即园林,园林布满江滩。沿江漫步数公里,人在生态美景间。
走在蜿蜒的小路上,忽然出现一座供人休憩的小亭,最有意思的是亭子上的一副楹联,上联是:“谈爱胜过梅苑”,下联是:“敲诗不亚兰亭”。大家不禁相视而笑。“好”!“有味道”!“风趣”!点赞声不绝于耳。
进入鸟语花香的花木地带,啾啾清音悦耳。沿江步道两旁,一边是翠柳成行,风拂袅袅;一边是夭桃数里,花开正怒;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。一处亭廊正好在大家走累的时候出现。“风梳垂柳半堤绿,蝶吻夭桃十里香”这幅的楹联正好衬映了这里的景色,真是相宜得彰!
打开窗户,啊!洪湖的清晨,真个是空气新鲜,鸟语花香。“软风软语软香流,鸟叫声含半害羞。人物合该自然像,自然同住入云楼。”这是肖少平老师心底的吟唱。洪湖的风景把我们都迷住了!
用过早餐,我们向着最后一站——塘嘴村出发。
洪湖市峰口镇这是一座历经四百余年的小镇,这是一条积淀历史的文化长廊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游历于此,流传着李世民“虾子灯”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。“水轩平写琉璃镜,草岸斜铺翡翠茵”。世代居住在峰口镇的塘嘴村就坐落在一条小河边。因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,村庄被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园。走在临河的小道上,家家户户都贴着一幅幅火红的对联。听着村支书娓娓道来的演说,让我们不尽流连忘返。感慨于这里浓浓的文化氛围,程琳老师又来了一首《竹枝词 参观塘嘴村》“红红对子贴前门,户户春风内外蹲。三月诗人来研画,鲜花漫驻塘嘴村。”
两天的采风活动,在不知不觉中圆满落下了帷幕,那一个个精彩的画面会成为我们大家难忘的记忆。我相信,一篇篇赞美洪湖的诗作,即将新鲜出炉。让我们放开歌喉去歌颂吧!
(作者:洪山老年大学诗词创作班学员)